【生活隨筆】左派?右派?到底有什麼差?哪個比較好?
大家好
歡迎來到皓翅的飛翔日誌
邀請妳與皓翅共同飛翔
今天來跟各位聊聊左右派的差異吧,在台灣,我們在政治上缺乏左右派的分野,不像英國的工黨和保守黨,或是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,分別代表著左派與右派的價值,選舉也就是各自的信仰與價值來爭取選民的認同,反觀我們則是以統獨的光譜來區分政黨認同的屬性,嚴格說起來不管是國民黨或民進黨都屬於右派的價值觀,就像美國總統大選紅州與藍州之間的價值認同,究竟左派與右派有哪些差異,以及我個人在其中經驗的想法。
左派重視的是社會上的公平正義,換言之,左派相信貧窮不是個人的問題,而是社會結構的壓迫,因此需要大而有為的政府,不斷提供各種社會福利和補貼,同時不相信資本市場能夠自主的運作,政府要多加介入與干涉。
右派則是完全相反過來,核心思想是想要追求個人自由,認為貧窮是個人的問題,懶惰不努力賺錢才會陷入困境,主張政府應該小而美,無為而治放任資本市場看不見的手,才能讓比較努力的人享有比較好的收穫,重視傳統倫理與價值,認為是維繫社會的基礎。
左派與右派之間並不存在這絕對的優劣,只是不同價值的人會有不同的信仰,以我個人而言,就是一個從左派逐漸傾向右派的價值觀。在我大學的時候,剛好遇上太陽花學運,在反中、反ECFA的浪潮底下,也連帶認同政府應該要保護本土的弱勢產業,不應該對中國全面開放的思維,就是一個鼓勵政治介入市場的典型左派思考方式,也是當年我所認同的價值觀。
但是也有另外一種極端保守派的思維,認為個人對於左右派的認知,高度受到年齡與社會期待所影響,像是在年輕的時候,社會期待這些純潔如白紙的學生,去衝撞或打破既有的制度,高舉著公平正義的大旗,想法就會偏向左側的自由派。在這種情境下,不認同保守派的想法是非常正常的,但是至少希望可以嘗試理解右派的思想內涵,大學生本來就應該偏向左派,才有熱血和衝勁,但是等到我們4、50歲的時候,成為了社會中的既得利益者,遲早會擁抱右派的價值。
直到在前兩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的時候,看著各種媒體一面倒的支持川普,也開始思考自己究竟是喜歡共和黨的價值觀,還是因為川普反中共挺台灣而支持他的時候,才發現我自己不知不覺已經從左派的價值右傾到共和黨的立場,或許也是出社會以後忙著養家餬口,認為付出努力賺取酬勞天經地義,反對依賴福利補助而好吃懶做的人吧。
歡迎思考看看自己在左派與右派之間的光譜傾向,是否會隨著年齡的成長而有所改變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