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生活隨筆】「道術將為天下裂」:當代科學逐漸沉淪與庸俗化的現象

 

 

大家好

 

歡迎來到皓翅的飛翔日誌

 

邀請妳與皓翅一同飛翔

 

「道術將為天下裂」,原本是莊子天下篇當中的一段比喻,來說明戰國時期儒道墨法各自提出自身的主張,卻早已忽略最初的根源與本質,各執一端卻不見全貌的情形,這也猶如20世紀末到當代的科學發展情形。

 

為什麼會說當代科學的發展是一個逐漸庸俗化的發展呢?可以從科學的興起開始說起,科學是為了解決那些傳統被其他因素所壓抑的社會問題,找到一個客觀、公正、可以重複驗證的方法,不管是社會科學,或是自然科學都是如此,像是早期的社會科學大師馬克思、涂爾幹、韋伯、傅柯等等,都是在看到當時的社會亂象,嘗試找出一種解決方法,以整體的思維來看待世界,並期許社會能因此變得更好,這才是真正的科學。

 

然而,20世紀末期以後,我們對於科學的追求,只停留在大學院校中各種論文的撰寫,在反覆的假設與驗證之中,希冀能夠為社會帶來一點貢獻,卻在無數文本的堆砌下,逐漸墮落與沉淪,為了解決社會問題、促進社會進步的科學,最終卻反而成為與社會脫節的元凶,躲在象牙塔中的老學究,反而成為了當代科學對外的樣貌。

 

整體的思維觀念當然不代表就是完全正確,《資本論》、《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》未必能解決所有問題,但是至少他們嘗試了解社會、詮釋社會現象、進而改變社會,反觀在現代的碩博士教育下,我們已經接受了比前人更長時間、更佳品質的教育,卻不再以整個社會來思考,只會被督促大量的閱讀前人的論文,找到有興趣的主題,在整合或統整堆積如山的資料,看能不能從中有什麼小突破或小改變,最後用實驗加以驗證來產出論文,完全的與社會脫節,庸俗化的科學逐漸沉淪也成為必然。

 

這樣子的現象不只侷限在社會科學,在自然科學也是如此,牛頓、伽利略、到愛因斯坦都是如此,從想要找到自然界中放諸四海皆準的科學,追求的是世間的真理,雖然古代科學家所追求的這些理論未必完全正確,但是至少這種精神與莊子所謂的道術是相近的。當然,這也不能責怪單一個人,畢竟現行的體制下,就只能不斷的產出論文,追求學位,學術圈中同樣不斷產出論文,為了各種積分與升等,我們已經拋棄了最初對於科學尋覓真相、改變社會的初衷,只在汲汲營營的路上,讓科學逐漸沉淪,逐漸庸俗,逐漸與社會脫節,卻不再關注現實的社會議題。

 

妳覺得呢?歡迎和我分享讀研究所或寫論文時的感受吧!

【自我成長】傾聽妳心底的聲音

【自我成長】覆盤自己的生活,釐清未來的方向

【自我成長】想要成為怎麼樣的人,而不是做出什麼事

【自我成長】如何尋找自己的人生方向

【自我成長】順應個人的熱忱,不要為了社會期待委屈自己

【自我成長】活出人生的色彩,找回自己生命的高度

arrow
arrow

    皓翅的飛翔日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