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讀書筆記】提高創作的品質:《卡片盒筆記:最高效思考筆記術》
大家好
歡迎來到皓翅的飛翔日誌
邀請妳與皓翅共同飛翔
在書寫文章、發表論文或是創作非小說類型的作品時,很有可能會陷入瓶頸,或是不知道該怎麼持續下去,陷入低潮與困境當中。尤其是在傳統依循計畫逐步完成的情況下,透過學習卡片盒筆記的思維方式,建構出專屬於自己的系統與脈絡。
所謂的「卡片盒筆記」,是指將原本一本本厚重的筆記,分別依照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性或聯想,用一張張小卡片串聯成卡片盒,再把相似的內容插入類似的卡片當中,形成自己關於這個議題的擴展與深入。聽起來好像非常複雜,但是在電腦化的現在,其實已經有許多應用程式或APP可以協助。
傳統上如果我們要寫一篇論文,或者至少是富含內容與知識的文章,大多是從設定主題與大綱開始,確認文章內容的先後順序,再深入這些議題挖掘資料,好處是可以快速地完成。但是卻有可能陷入主題與大綱選擇偏誤,以及過於侷限所選擇的議題,沒有辦法延伸出更大範圍與系統性的知識。
因此,如果是運用「卡片盒筆記」的方式,就不需要由上而下的建構文章結構,而是能夠用整合既有的筆記,將自己吸收的知識,或是有興趣的議題,發展出自己的知識系統或體系,以此為框架來創作文章、或書寫論文,就不再是憑空幻想出的架構,而是有骨有肉、富含內容的系統。
配合「卡片盒筆記」的運用,將寫作視為學習過程的媒介,整合自己的想法,並且用自己的文字寫下來,確定自己是否真正有理解,同時建構專屬於自己的寫作流程,不是全部都想依賴意志力解決,也不需要制定詳實的計畫,也不要勉強自己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。
透過不斷的學習,將獲得的知識先放進靈感筆記中,沉澱一段時間之後,再把它依照關聯性,放入永久筆記中,並藉此檢視自己是否真正了解這個概念,以及這個概念是否重要,並判斷應該插入哪個類型的卡片盒中,一條筆記的價值正在於放置在什麼樣的脈絡中。
記錄筆記,同時也是如何思考、閱讀、學習、理解、產生想法的過程,卡片盒只是協助思考的工具,掌握簡單的想法最重要,讓大腦可以專注在思考,而不要把力氣浪費在記憶上。
【讀書筆記】提升工作效率把握零碎時間:《我的一天有27小時》
這本申克‧艾倫斯(Sonke Ahrens)所寫的《卡片盒筆記:最高效思考筆記術,德國教授超強秘技,促進寫作、學習與思考,使你洞見源源不斷,成為專家》(How to Take Smart Notes:One Simple Technique to Boost Writing, Learning and Thinking–for Students, Academics and Nonfiction Book Writers.),透過彙整德國社會學家魯曼(Niklas Luhmann)的卡片盒筆記法,找出更有效率的筆記方法。
在看完這本書之後,我也開始重新檢視自己的作筆記的方法,因為原本就有在寫手帳和子彈筆記的習慣,也會隨身帶著筆記本,不管是突如其來的靈感,或是看書所學到的知識,以及覺得可以嘗試的概念,都會寫在筆記本中。
【讀書筆記】培養九個好習慣擺脫猶豫不決:《90%的事,都能10分鐘做決定》
【讀書筆記】重啟精彩的下半場人生:《女人40:該捨棄與該開始的》
但是我並沒有像卡片盒筆記一樣,形成自己的筆記體系或脈絡,記錄下的事物很快就忘記,甚至有時候根本就忘記自己為什麼會寫下這段話,只有在看完一本好書,會嘗試把筆記整理成一篇部落格放在網路上,就像現在這篇一樣,又或者是在時過境遷之後,突然想回顧半年前、一年前的自己到底在幹嘛,才會重新翻開先前的手帳,閱讀之前所寫的筆記。
看了這本書,才發現自己這樣的筆記,好像沒有什麼效率,很多花時間寫下的內容,不知不覺就悄悄遺忘,那些新想法也就塵封在角落裡,趁著這個機會,重新去檢視自己的筆記,相信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發現。
《卡片盒筆記:最高效思考筆記術,德國教授超強秘技,促進寫作、學習與思考,使你洞見源源不斷,成為專家》(博客來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