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自我成長】「FIRE」「財務自由提早退休」的實踐
大家好
歡迎來到皓翅的飛翔日誌
邀請妳與皓翅共同飛翔
今天想要分享「FIRE」這個財富自由的概念,從主要的傳達概念,以及常見的誤解,以及我為什麼會把這種生活境界作為我所努力的目標,在追尋路上所遭逢的種種困難。
首先,「FIRE」全名是「financial independence, retire early」「財務自由提早退休」,透過達成財務獨立,享受真正的自由,可以完全去做自己想做的事,並且無須為五斗米折腰,「FIRE」有三個重要的概念,分別是找回生命中最重要的事,被動收入大於主動支出,還有實現夢想與理想生活三個面向,以下將分別從這三個角度切入討論。
找回生命中最重要的事,是「FIRE」原則最核心的概念,可以先想想看自己生命中最快樂的時刻,或是覺得最開心最重要的是什麼,不侷限於單一的目的,也可以是5件或10件事,也可以在看到這裡先停下腳步,花3分鐘回想看看。
大多數人所覺得最快樂的事,極少極少人認為是賺很多錢,大多數最快樂的事都是多花時間與家人朋友相處,多花時間放鬆與享受生活,雖然這些在社會期待下大多是退休後的理想生活,但是與其等到三、四十年才去做,為什麼不從現在就開始。
找回生命中最重要的事,強調的是就算為此犧牲部分收入或社會地位,依然甘之如飴,如果真正快樂的事情,非得等到退休才能做,那麼提早退休就不再是一種遙不可及的選項。
關於更多財富自由「FIRE」的概念,可以參考以下文章:
【讀書筆記】實現提早退休的理想:《不被工作綁住的防彈理財計畫》
【讀書筆記】《有錢人與你的差距,不只是錢》:釐清自己與有錢人的差距
想要達成財務自由,也就是被動收入大於主動支出,讓自己即便提早退休也沒有後顧之憂,先計算自己每年的平均支出,並且運用「4%法則」,累積到年支出25倍的資產,就能夠達成財務自由的境界,舉例來說,如果年支出30萬,那只要750萬就能達成財務自由。
在追求財務自由的過程中,雖然賺錢與累積資產也很重要,但是最重要的是削減現有的支出,去除掉不必要的、可有可無的、以及其他不符合前面所述,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相關開支,像是想要豪宅或跑車,但是最快樂卻是享受天倫之樂,車子和房子是否夠住就好,就是可以仔細思量的。
更多關於投資理財的小撇步,可以參考以下文章:
【投資理財】財富並不是妳擁有多少錢,而是失去所有金錢之後,還剩下什麼?
接下來關於實現夢想與理想生活的部分,達成「FIRE」之後,並不是一味的退休等死、無所事事,而是能夠真正去實現自己的夢想,達成自我實現而且沒有經濟上的壓力,不再是為了賺錢而賺錢,而是為了享受人生,為了達成理想才去工作的。
就算是「FIRE」之後,也是有不少人持續做著相同的工作,只是心態已經轉變,不再是為了賺錢,也不是為了生活而勉強自己去從事這份工作,而是真心喜歡,喜歡在工作中所獲得的成就感,喜歡在工作中追尋夢想或自我實現,即便是相同的工作,心念一轉整個視野就因此而不同。
其次,關於「FIRE」原則常遭受的批判,像是年輕人太沒有擔當,年紀輕輕就想要退休之類的,違反社會期待與框架,只希望每個人都好好讀書,畢業後找份穩定的工作,努力像個小螺絲釘,拚命運轉直到退休。但是在獲得愈來愈高的收入,也不斷增加自己的支出,沒有留下多少積蓄,只能在這個以消費為導向的資本主義社會中,載浮載沉,「FIRE」族的提早退休概念,正是想要跳出這個循環,重新找回對自己而言快樂的事、重要的事,回歸自己的初衷。
最後,在努力朝「FIRE」原則邁進的生活,為了減少開支,犧牲享樂,只為了盡快朝向自由之路邁進,雖然可能會面臨部分身邊親友無法理解,甚至是被同事冷嘲熱諷之類的,但是為了能夠真正去做自己喜歡的事,能夠享有全然的自由,部分的犧牲卻也甘之如飴,只是心理素質真的要非常強大,還有多找一些相同價值觀的社團或群組加入,相互扶持才能夠愈走愈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