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讀書筆記】找回身為內向者的自信:《安靜是種超能力》
大家好
歡迎來到皓翅的飛翔日誌
邀請妳與皓翅共同飛翔
身為一位安靜、內向的人,從小就不喜歡跟大量的人群相處,更偏好於一個人默默待在角落。但是在主流價值認為外向開朗才是有成就的表現,迫使我努力想要改變自己的個性,不斷嘗試又不斷遇到挫折,進而感到自卑,覺得自己一無是處。
然而,安靜與內向並非缺點,只是不同的個性,與外向的人各自有其優點,只是比較不容易凸顯出來,內向的人可能不擅長演講或社交,但是在很多企劃與行銷的細節上,繁複的程序或程式設計,內向者都有其不可取代的一面。
今天想要分享這本由張瀞仁所寫的《安靜是種超能力:寫給內向者的職場進擊指南,話不多,但大家都會聽你說》,書中主要就是在討論內向者的優勢,以及應對職場與社交的方法。
【讀書筆記】《我決定,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》:割捨不必要的人際關係
【讀書筆記】養成正向循環的慣性行為:《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,那樣工作?》
社會主流價值雖然是單一的標準,好像只有外向樂觀的人,才能夠在團隊中發揮影響力。但是我們本來就不是那樣的人,試著用適合自己的風格,用溫和安靜來展現自己,內向者需要透過獨處來恢復精力,找到自己的核心價值與目標,以及能夠發揮最大價值的工作,而不只是最舒服的環境。
但是這並不代表內向者不應該跨出舒適圈,而去清楚自己的需求,愈容易獲得幫助,不管是結交朋友、展現亮眼的工作能力、被別人看見,都是內向者想要克服的難關。
【讀書筆記】《你不必對抗全世界,為自己撐起保護傘就好》:34個實用的心理法則
在內向者的人際關係中,質比量更加重要,不要沉浸在別人的負面情緒中,而是發揮內向者的優勢,也就是深度思考、善於傾聽、專注穩定、恆毅力,維繫深度的人際關係。在工作環境或社交場合,提早做好準備,不要為了建立人脈去結交朋友,在職場上未必要建立良好的關係,但是至少可以達到你可以不喜歡我,但你會相信我的程度。
找到自己的風格,真實地做自己,有意義的刷存在感,被看見才有機會被重視,成為團隊的幕後推手,比起站在鎂光燈下,內向者更傾向於背後默默付出,因此團隊合作中結合內向者與外向者,雖然個性迥異,但是各自負責自己擅長的部份,反而能夠發揮出超乎預期的效果。
【讀書筆記】實現提早退休的理想:《不被工作綁住的防彈理財計畫》
【讀書筆記】提升工作效率把握零碎時間:《我的一天有27小時》
看完者本書後,覺得有種找到知音的感覺,身為內向者,從小在學校環境裡總是處在邊緣的位置,以為自己是個怪胎,但是內向與外向其實沒有優劣之分,只是較不符合社會期待而已,找出自己的優勢,發揮既有的長處,也能像作者一樣,成為內向的領導者。
尤其是在科技日新月異,以及飽受疫情衝擊的情況下,很多實體的互動、會議都轉移到線上,也為內向者開啟另一扇窗,不需要面對面的社交,很多事情可以透過電子郵件或群組的文字方式解決,在熟悉的空間感到自在,不會有壓力,但是也失去了透過非語言訊息,解讀互動者想要傳達的真義。
【讀書筆記】重啟精彩的下半場人生:《女人40:該捨棄與該開始的》
《安靜是種超能力:寫給內向者的職場進擊指南,話不多,但大家都會聽你說》(博客來)